怎么激励志愿者?一个沿用至今的实用理论 已结束

Image title

前不久和一个孵化器的朋友聊天,说起一家机构一直被困扰怎么激励志愿者,觉得现在的效果不佳,志愿者留不下来。


后来很可惜因为没有机会见到那家机构,没办法深度了解他们到底遇到什么问题。回来想想,一直耿耿于怀,想和大家浅谈一下我所理解的志愿者的激励。


为什么要激励志愿者?我想十个答案里有九个可能会说,为了让志愿者留下来。听上去好像很对,但这里的逻辑其实有bug。留存更多的是激励的结果,不只是激励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陷进这个为了留志愿者而去激励的怪圈时,用什么套路都感觉效果一般般,比如表彰,比如证书。但经常让我们捶胸顿足的是,很多志愿者可能都撑不到我给他表彰就已经流失了。


为什么要激励志愿者?怎么激励才有效?之前我还在香港工作的时候,遇到过很多有几十年志愿者管理的前辈,手下的志愿者和团队,随便数一数都是以成千上万计,随便挑一个出来都已经在这家机构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志愿者。


我取过很多经,其中一个就是关于激励,因为我也有激励却仍留不下来的困惑。一个前辈告诉我,激励志愿者的原因,起码有三



1、激发合适的志愿者参与服务;

2、加强志愿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3、推动志愿者长期的参与服务;


这样一看,其实我们就很清楚。如果我们一直把留下和激励直接挂钩,或者把表彰作为唯一的方法去激励,那“激励”这个动作会发生在与志愿者互动环节的最后,其实就晚了。而上面这三个原因,起码告诉我们,激励作为一种手段,应在志愿者来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时候就开始,然后一路激励到这个志愿者不再离开,一直服务。

Image title

激励志愿者的关键在于让她们觉得组织需要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在所属组织追求的使命和事业中正在发挥作用。激励志愿者的目的是要确保他们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他们是组织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志愿者需要感受到肯定,并使他们喜欢上正在贡献的工作,这样他们才会长久的服务下去。


如果机构员工,即志愿者管理者,或其他参与在机构里的人,不努力去接触和鼓励志愿者,他们很可能失去动力和热情。但是,如果机构里的其他人有热情和动力,即使有时候工作和服务本身很有挑战性,也会对志愿者的态度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了解如何激励,其实就在讲,了解这个志愿者来服务的动机是什么。有人说,因为志愿者有崇高的利他想法,所以来服务。不好意思这位同学,我只想泼你一脸冷水,告诉你图样图森破。


咱们来举个栗子!


20世纪60年代出了很多闻名世界至今仍在沿用的动机理论。其中一个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人有三种需求(need),且在工作场景下,会无时无刻都在达到当下最能满足ta的那个需求:

  • 成就需求:追求卓越,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使工作更有效率,以获得更大的成功,但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的成就感,而不是成功之后所带来的奖励。
  • 权力需求: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
  • 亲和需求: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渴望友谊,喜欢
  

Image title

现在回想一下,你的志愿者团队里面有没有这几种类型的人?


志愿者也是人,人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当然,有可能是多种需求的组合。但脱不开的是,无论他们抱着多复杂和多元的动机组合来参与志愿服务,在一个服务/工作的场景下,他希望能够舒服的提供服务和工作,也就是说,本来我就是利用业余的时间来服务的,如果这个工作和环境让我不舒服,我为什么要持续下去?


那我们来看,假设你的团队中有个高权力需求的志愿者,即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理论上说,比较合适这类型志愿者的工作会是:



  • 给他们机会指导其他志愿者;
  • 当策划活动时,将他们包括在这个过程中,询问他们的意见;
  • 允许他们自己计划自己的工作,或让他们在志愿过程中随机应变;
  • 为他们提供与机构同事或主管互动的机会。


但,现实可能是,你给他安排的工作,需要他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在一次运动筹款的活动中,担任后勤的工作,可能是在某个支援点分发矿泉水。


当然,一次两次挺新鲜的,时间久了,不是他们内在所驱动的,他是需要发号施令的人啊,可能很快也就失去兴趣或者能力无处发挥,沮丧的离开了。


那这类型权力激励型的志愿者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 在公众或其他团体前,他们可以代表自己所属的组织;
  • 执行委员会一员,特别是对外宣传的委员会;
  • 在董事会或咨询委员会任职;
  • 指导某类群体,如做中层管理人员等。


你如果真的去看一些由志愿者组成的大型机构,他们都会有不同层别的委员会、策划组,而在里面担当主要角色的,不一定是员工,而是志愿者。


以前我做活动,总有那么些志愿者特别活跃,什么活动都有他,而且他一直都是那个搞策划的,这样的人你都不需要另外怎么激励,他就能干的特别起劲,那是因为对的人去到了对的岗位,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模型,比如双因素理论、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志愿者的需求。然后对应需求,也有很多工具,比如内外动机分析来配比不同的激励方式给不同的志愿者。其实这才是“如何激励志愿者”的正确打开方式。


每个细讲大概可以讲三天三夜吧。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如果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和你分享一个由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分享的《101种激励志愿者的方法》打印出来,贴在桌前,说不定可以救急哦。


1.  保持亲切笑容 

2.  定期举办分享检讨会 

3.  设立志愿者建议箱

4.  见面时打招呼

5.  安排与主管面谈

6.  致送生日卡

7.  亲切称呼对方名字

8.  与管理层会面

9.  致送致谢卡

10.  不要忘记说再见

11.  管理层出席志愿者服务

12.  致送慰问卡

13.  不要忘记说谢谢 

14.  定期派发机构刊物

15.保持密切联络

16.  保持友善的态度

17.  组织志愿者同乐日

18.  制作志愿者通讯

19.  善用他们的专长

20.  举办庆祝会

21.  送赠心意小礼物

22.  接纳个人独特性格

23.  举办杰出志愿者选举

24.  送赠购物优惠证

25.  接纳他们的不足处

26.  安排与职员联欢节目

27.  给予工作证

28.  协助改善不足地方

29.  与职员工作经验交流

30.  给予工作制服

31.  帮助建立自信心

32.  定期工作检讨

33.  提供交通补贴

34.  提供成长的机会

35.  举办服务汇报会

36.  完善服务记录制度

37.  关心他们的健康

38.  参与筹办机构活动

39.  供应日常茶水饮品

40.  重视他们的需要

41.  参与策划性工作

42.  提供志愿者膳食

43.  尊重他们的意愿

44.  介绍认识机构职员

45.  提供医疗优惠

46.  重视个人感受

47.  清晰工作目标

48.  为志愿者提供工作保障

49.  重视个人选择权

50.  制订周详服务计划

51.  与志愿者联谊聚餐

52.  重视每一位的参与

53.  了解参与服务的贡献

54.  邀请参加职员茶聚

55.  给予真诚的意见

56.  确认身份地位

57.  设立志愿者储物柜

58.  确认工作伙伴关系

59.  赋予权力

60.  颁发嘉许奖牌

61.  与他们打成一片

62.  赋予工作责任

63.  颁发长期服务奖章

64.  表达与他们合作愉快

65.  清晰介定工作内容

66.  与他们雇主分享成就

67.  带给他们意外惊喜

68.  分享工作成果

69.  与他们家人分享成就

70.  协助解决问题

71.  提名杰出志愿者选举

72.  与其他志愿者分享成就

73.  筹办志愿者周年大会

74.  鼓励服务对象谢意

75.  机构通讯设志愿者专讯

76.  邀请出席机构会议

77.  由传媒推广义务工作

78.  设立志愿者晋升制度

79.  邀请参与政策制订

80.  善用传媒作表扬

81.  提供舒适工作环境

82.  推荐参与国际会议

83.  公开地区性志愿者活动

84.  保障安全工作环境

85.  提供挑战性服务机会

86.  参与志愿者联谊活动

87.  赞助参与研习课程

88.  给予一展所长机会

89.  公开赞扬他们的参与

90.  提供完善工作工具 

91.  提供参与服务的训练

92.  由机构发出嘉许信

93.  不要忘记微笑

94.  定期举办进修课程

95.  发出服务纪录证明 


96.  给予足够的辅导

97.  鼓励职员善用志愿者


98.  提供足够服务经费

99.  积极听取他们意见


100.  提供适当专业支持   

101.  尝试他们创新的建议




欢迎登录

www.yixiuxueyuan.com

 免费注册益修会员 学习更多精彩课程

关注微信公众号(yixiu-xueyuan)轻松使用手机观看课程


益修学院

益修学院的线上教育平台让公益从业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有针对、有系统、低成本、高效能、愉快地学习职业技能。通过搜集从业者在实践中的一手需求,与行业专家一道进行课程开发,借鉴真实案例为涉及问题量身定做解决方案,以5-10分钟轻量视频课程产品呈现于在线学习社区,推动个人的进步、陪伴学习的实践、鼓励知识的交流,从而提供独一无二的互动学习体验,最终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能力建设机制和知识库。

关注益修服务号,第一时间了解益修动态!

欢迎勾搭课程组:course@yixiuxueyuan.com

机构战略合作等:partner@yixiuxueyuan.com

Image title


找益修汪汪